公元1908年11月15日,慈禧老佛爷归天了,离开了她统治近半个世纪的大清王朝。对于这片让她一手遮天的热土,慈禧是多么的留恋,可人都有生老病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11月14日,也就是慈禧去世的前一天,壮志未酬的光绪帝去世。光绪和慈禧先后去世,对日落西山的清政府来说,不亚于十级大地震,地动山摇,一片狼藉。
光绪帝真正死因,那么坏:慈禧死前一天杀光绪?光绪帝去世时年仅38岁,还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慈禧去世时74岁,已是一个老人啦。光绪帝的死因,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检测,发现是砒霜中毒而亡,也就是说光绪帝是被人毒死的,凶手是谁?在此我就不做过多的解读。那么慈禧为什么会在光绪去世的第二天也去世了呢?她的死难道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去世,大清帝国的掌门人慈禧内心是复杂的,光绪先她而去,她有了一丝欣慰,因为光绪对她的不满也随之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光绪虽然走了,留下的大清江山还需要有人来继承,溥仪是她精挑细选的人选,可溥仪只有三岁,她可以继续垂帘听政,可慈禧毕竟七十多岁了,身体也每况日下。想到这些,慈禧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1908年11月15日上午,慈禧召开了高层会议,传达了安排溥仪继位,溥仪父亲为摄政王的人事安排,慈禧慷慨激昂一番论述,参加会议的人员也是极力赞成她的安排。下午不知是累了,还是身体有恙,不久后慈禧就再也没有睁开她那深邃的眼睛,慈禧去世了。
慈禧的突然去世,众人是措手不及。不过还好新君已立。一直以来关于慈禧离世的原因,官方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因此有了许多的猜测,难道慈禧真的像民间传说那样,是被人毒死的?
对于这个说法,我认为并不可信,慈禧的饮食起居是由专门的心腹负责,每一个环节把控得都非常严格,要想对她下手,没有那么容易。何况慈禧就是用这样的手段对付光绪的,因此她会更加谨慎。下毒之说不成立。
慈禧随着年纪的增大,肠胃时有不适,而且她吃的东西很精细,基本上是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运动又不多,像海鲜这类食物,很容易引起肠胃的不舒服。在身体免疫力低下时,拉肚子时有发生,染上痢疾的可能性很大。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痢疾完全可以致命。
光绪离世,虽然慈禧松了一口气,但正因为她的放松,让自己精神出于一种懈怠的状态,毕竟七十多岁,年纪放在那,加上劳累,已无回天之力。所以我觉得:慈禧是因为年纪大,急性肠胃炎发作而亡的。
慈禧太后死于1908年,终年74岁,这一年国际和国内形势都对晚清不利。特别是囯内多处爆发出农民起义,闹得慈禧太后心烦意乱,天天是寝食难安。
就在19o8年的夏季,也就是刚进入初夏时节,慈禧太后觉得自己肠胃不舒服,四肢无力、光出虚汗。太监了解情况后,赶紧叫来朝内御医给她诊断,经过太医们诊断后,说她得了肠炎,要求她注意平时的饮食,少吃点肥肉油大的食品,但是她嘴馋管不住自己的嘴,在吃药的同时不忌嘴,还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进肚,照这样发展下去,她也不听太医们的劝说,病情会逐日的加重。
时间到了她生日时,宫内又给她举行了大型庆祝活动,少不了山珍海味的美味佳肴,就这样她过罢生日后,病情更加严重了,由当初的肠炎逐渐的转重为痢疾病,每天五、六次大便,后来又加重到每天十来次。因当时宫内还没有进抗菌素的西方针剂,光喝些汤药效果来的慢,因此由痢疾又引起了心衰,终于于19o8年11月15日下午3时,由痢疾引起了她心力衰竭而平静的死去,享年74岁。就这样结束了她奢侈的一生。据清朝文史明确记载慈禧太后也是因患痢疾病而去死。
公元1908年11月15日17点(未时三刻),掌控大清权柄和国运长达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在中南海仪鸾殿一命呜呼,享年七十四岁。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慈禧临终遗言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这番遗言确实是慈禧发自内心的反省和检讨。
慈禧太后是一个极其讲究生活品质的人,那个时候的医疗条件也比较先进了,怎么就突然死了呢?关于慈禧太后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她是病死的,有人说她被毒死的,还有更荒诞的说法说她是被老虎吓死的。其实,根据《内起居注》和《清宫脉案》记载,慈禧是得痢疾病死的。
我们先看看《清宫脉案》是如何记录的。
在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的脉案中:“太医施焕,诊得慈禧太后脉两寸,关弦滑而数……口渴,左肋痛不可忍,心悸,烦热难受,小便频数,大便泄,喉中痰涎沥沥有声,乃胃热肝燥、肾不摄津所致。曾仿饮一溲一之消渴处理,用此方治疗,希冀取效”。
这种症状,是典型的肠道系统感染疾病。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结肠、直肠、肾小球微血管中的内皮细胞遭到破坏后,极容易引起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继发性病症。
晚清宫廷史官恽毓鼎在《起居注》曾写到,慈禧临死前得了痢疾,连续几天拉肚子,最后一命呜呼。这也从历史事实的角度应证了慈禧确实死于肠道疾病。
那会不会有人在食物中投毒呢?
虽然有这个传闻,但是在禁卫森严的皇宫大内,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慈禧太后的日常饮食,都是御膳房专人烹制的,食材从何而来,谁采买,谁运送,谁分拣,谁烹制,谁品验,谁送达,都有详细的记录。这套流程比现在的溯源体系还要严格。就算是吃不完的饭菜,也不会立即倒掉,而是要留样封存,一般七日过后,才准倒掉。
所以,食物投毒的说法完全不能成立。再说了,谁敢打这个主意呀?那可是诛灭九族的重罪。甚至还有人栽赃光绪皇帝,说光绪盼慈禧早点死,就安排御厨下毒弄死慈禧。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戊戌变法后,光绪一直幽禁在瀛台,自身都难保,哪还有机会和能力可以安排投毒呢?
事实上慈禧的肠胃病是陈年旧疾。
慈禧得痢疾也不是突发之症,而是陈年旧疾。早在光绪六年(1880年),慈禧太后突患重病,下沼遍征名医,经由李鸿章等保荐,薛福辰、汪守正、马培之、程丽芬等人当年六月二十三日应召入宫,组成类似于现代的“专家组”为慈禧看病。
经过七十七天的治疗,确定慈禧的病症为:心脾两虚,兼有肝木失容,《经》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也。治疗着重在调养心脾,兼疏肝木。治疗所用的药物为归脾汤、逍遥散、归芍六君子等,这也是明显是治疗肠胃脾肾的药物。经过治疗后,慈禧果然渐次痊愈。
这次为慈禧太后治病的方案、药方及过程,在御医马培之所著的《纪恩录》里有明确的记载。所以说,慈禧的肠胃疾病在几十年前就有,属于陈年旧疾。
另外慈禧喜欢吃点心、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慈禧可能还患有糖尿病。德龄公主在回忆录中曾两次提到慈禧食量相当之大,这符合糖尿病“多食”这一病症表现。
《清宫脉案》还记载,在慈禧去世的前四年,慈禧的肠胃病已经比较严重了,主要表现在消化不良,肝胃郁热,胃纳减弱,气道欠舒。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衰弱,病情也不断加重。而在她临死前,刚好是七十三岁的寿宴,慈禧特别重视自己的生日,每一次过寿都办得热热闹闹的。那天她心情高兴,就贪嘴多吃了一些,这一口吃下去,就彻底催发了她的疾病。
总结:一个老人七十四岁因病而亡,在当时那个年代也算高寿了。而对于满清朝廷的实际掌舵者,慈禧的死确实有着与众不同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封建王朝的落幕,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即将开启。对于慈禧的是非功过,历史早已盖棺定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让中国滑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她有着不可推卸的过失和罪责。
[热门综合]编辑:老脆2024-11-19
喜欢纹身的人是什么心理:纹身是当今社会的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纹身。从古至今,纹身都是慢慢进化的,从单调到今天的丰富多彩。纹身让很多人爱上了忍受痛苦的美好,但也有人说纹身十个,后悔…… 查看全文>>
[热门综合]编辑:甜甜2024-11-19
葡萄胎是民众称一种疾病的名字,简单说就是女子子宫里面充斥了许多淤血或是囊肿之类的东西,时间久了不医治慢慢就激发了衍生物体,这些物体就是葡萄胎,葡萄胎形状如其名,一个个小气泡泡被杂乱的棉…… 查看全文>>
[热门综合]编辑:老脆2024-11-18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的意思,常在河边走,所以会湿鞋。作为民间俗语,它含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体现哲理的两个层面。它是因果关系,也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经常走河边是原因,导致鞋湿是结果。也显示…… 查看全文>>
[热门综合]编辑:甜甜2024-11-18
赵丽颖是艺人的名字,你知道吗?那么,赵丽颖的原名真正名字叫什么想必知道的人不多把。在娱乐圈中,很多艺人都改过名字,因为觉得原名不好听,就会选择一个好听的艺名。说起赵丽颖大家应该非常…… 查看全文>>
[热门综合]编辑:凹凸曼2024-11-18
刘少林刘少昂为什么不代表中国队1、刘少林是哪个国家选手?匈牙利,刘少林,1995年11月20日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匈牙利短道速滑运动员。父亲是中国天津人,母亲是匈牙利人。刘少林有一个比他小两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