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是曹丕害死的吗?看到一篇文章,这伙计洋洋洒洒一千多字,结论是曹冲被毒蛇压死的,凶手是曹丕,原因嘛就是为了争夺世子之位。
看后我真是既好笑又气愤,这种不长脑子的所谓“历史”怎么会堂而皇之刊登出来?就算有“阴谋论”,也不能拿影视剧的情节当历史嘛。强烈建议平台专门开一个“戏说历史”栏目,让这帮人自由表演,以免他们误导读者。
先说我的结论:曹冲是病逝,其中不存在任何阴谋!
首先,曹冲生前兄弟间有可争的东西吗?
兄弟争接班人位置的首要条件是,老爸曹操已经掌控天下,并且获得法理上的地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李嘉诚的儿子们可以整一整,路边要饭的叫花子,他的儿子们有什么可争的?打狗棍吗?
阴谋论下意识地认为曹冲一定陷入世子之争,源于两个原因。一是下意识认为曹操早已经是天下老大,并且已经是魏王;二是被曹操的某些表述所误导。
按时间轴线梳理一下事件经过,就可以打碎我们的“下意识”。曹冲出生于196年(建安元年),去世于208年(建安十三年),享年12岁。曹操受封魏公发生于213年(建安十八年),受封魏王在216年(建安二十一年)。
也就是说,曹操是在曹冲去世后五年,才变成了“李嘉诚”,有了儿子们垂涎的“家财”,在这之前他只有“打狗棍”,请问哥几个会去争不存在的遗产吗?
事实上,曹冲去世的那一年,曹操才彻底剿灭袁氏残余力量,统一了北方。从那时候开始,曹操才真正确立江湖老大的地位,曹冲有生之年,看到的是创业初期的老爸,随时都有“破产”的可能。
可是曹操又为何对曹丕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曹冲死了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哥几个的幸运)呢?这就涉及第二个事实:储位之争的历史背景到底是什么?
其次,储位之争是曹丕与曹植的对决,与曹冲无关。
我个人认为,人们对曹操的话产生了时间上的“错位”误解,就是说曹操说这话不是在曹冲去世当年,而是在封魏公之后。那时候曹丕与曹植的储位之争白热化,曹操不由惋惜:假如曹冲在哪有你俩的事?
我们从《三国志》记载中,找不到任何曹冲参与争储的痕迹,更看不到他与几位哥哥之间的矛盾冲突。曹植在历史上第一次大出风头,是在铜雀台落成的建安十五年,那一年曹植18岁,曹冲已去世两年了。
三年后曹操封魏公,曹丕与曹植展开储位之争。很显然,铜雀台建成那年,天下人都知道曹操的江湖地位已经不可撼动,曹丕和曹植也从那时候开始培养各自的政治势力。等老爸拿到了“金饭碗”,羽翼丰满的哥俩开始反目。
看清没,争储从来就不是哥俩你掐我、我挠你那么简单,而是两派势力的角逐,早夭的曹冲那时候有政治资本吗?就算曹操倾心曹冲,他也不可能直接把曹冲推到前面给哥哥们当靶子,而是先替他打好整治班底。
事实上,曹冲到死仅仅是个人人夸赞的“三好生”,离政治足有十万八千里,曹操的话无非就是一个父亲的惋惜而已,不能当作曹操真的就下定决心传位曹冲了。
曹冲是曹操第七子,六个哥哥分别是:曹昂、曹铄、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其中曹昂在曹冲出生后的第二年去世,曹铄和曹熊英年早逝,曹彰是个致力于疆场的武将,无意争储。所以,一般认为争储只可能发生在曹丕、曹植和曹冲之间。
其三,曹冲病逝的记载是可信的。
史书虽然没有对曹冲病逝前后的细节有太多描述,但从两个记录也可以有个基本结论。
《三国志•魏书》:“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三国志•华佗传》:“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这两个记载表明,曹冲生病期间曹操对他非常关心,也竭尽所能地做了两件事,一是请名医,为此都后悔当初杀了华佗;二是“搞封建迷信”,祈祷鬼神能救曹冲。
这哪里是中毒暴亡的迹象?曹冲应该病了较长一段时间,假如他遭遇毒手,不可能逃得过曹操的眼睛。
至于有人说,曹操明知是曹丕所为,为了曹魏江山不得不装糊涂的说法,更是荒唐不堪!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没有哪位父亲能容忍下这种行为,要知道曹操一共有二十多个儿子呢!
事实上,包括曹丕和曹植在内,都对曹冲的死表示惋惜,言语间满满都是对幼弟的怜惜。
曹冲确实是个天资聪慧,天性仁爱的完美少年。北宋人邵博还曾经感慨:假如曹冲不死,荀彧一定不会死,大汉不一定会亡。
对一个12岁的少年下这么一个结论,明显言过其实了,小时候是块宝,长大变歪瓜裂枣,这种情况太多了,毕竟那个年龄还不定性,变数太大。它所反映的,无非是人们基于对现实的不满,假理想于那个完美的少年而已。
按照《三国志》中陈寿的说法,曹冲是“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五六岁的年纪,放到现代,刚幼儿园毕业,要上小学了。可是,曹冲当时的智商,却已经跟成人无异了。这应该就是常常听到的“别人家的孩子”吧。
曹冲的聪明故事,最有名的就是“曹冲称象”,大家都已经熟知了,就不重复了。不过,曹冲的聪明不仅仅局限于此,他还用他的聪明才智,救了很多人。这可就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大德行了。
正所谓乱世用重典,当时恰逢东汉末年的乱世,征伐不断,用刑也就比较随意,而且偏重。
有一次,曹操用的马鞍放在库房中,被老鼠啃噬坏了。如果是普通的马鞍也就罢了,这可是曹操的。管库房的库吏知道大祸临头了,想去曹操面前请罪,却又惧怕曹操杀了他,惶恐犹豫不决。
曹冲知道之后,告诉库吏先等几天。然后,他就用刀刺破自己的衣服,让痕迹看起来像鼠咬一般。然后跑去曹操那里,假装很失意,愁容满面。
曹操原本就非常疼爱这个聪明的小儿子,见状就问曹冲怎么了。
曹冲就跟曹操说:“世俗以为鼠齧(同啮,啃咬的意思)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齧,是以忧戚。”
曹操大笑,安慰曹冲:“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然后,曹冲让库吏上报了马鞍被鼠咬的事情。因为有之前曹冲的铺垫,所以,曹操根本就没在意,没有处罚任何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曹冲以这种方式,救下了数十名原本错误不大,却可能会获罪被处死的人,尽显仁爱之心,颇受爱戴。
曹冲聪明,还对人心悟的非常透彻,再加上仁爱之心,这可是难得的才德兼备之才,对于曹操而言,更是难得的继承人选。
原本,曹操的长子曹昂,是曹操最中意的继承人。可惜,在197年征张绣时,曹昂战死。当时,曹冲年仅1岁。但是,随着曹冲长大,曹操是越来越喜爱曹冲,甚至表现出有意将自己的位置传给曹冲的想法。
可惜的是,208年,虚岁年仅十三岁的曹冲,却突然去世了。这就不免让人生疑,曹冲为什么好好的,却突然去世了,是不是被人谋害了?我们来尝试分析一下。
曹昂死后,按照嫡长制,继承曹操之位的应该是曹丕,而曹冲的存在,的确威胁到了曹丕的地位。因此,很主流的一个观点,就是认为曹冲是被曹丕害死的。
说曹丕加害曹冲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208年,即曹冲去世的那一年,司徒赵温曾举荐曹丕,被曹操以“选举故不以实”为由驳斥,并让人持节免了赵温的官职。以此推断,当时已经二十一岁的曹丕,已经有意争位,是有杀害曹冲的动机的。
二、曹冲死后,曹丕去安慰曹操。曹操对曹丕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这说明曹操也很清楚,曹丕对曹冲应该是不怀好意的,曹冲死对曹丕有利。
三、从曹丕登基之后,迫害曹植,以及曹彰暴毙来看,曹丕对于杀害兄弟,绝对下得去手。而且,他不允许有任何人可以威胁到他的地位。
以此推断的话,曹冲之死,有很大可能就是曹丕下的毒手。
不过,这仅仅是推断。毕竟,虽然曹冲对曹丕有威胁,但是,当时主流的继承制度,还是嫡长制。只要曹丕不犯大错,曹操是不会选择其他人。
曹操为立世子之事,曾经询问过贾诩。而贾诩并没有直接回答,假装沉思,然后告诉曹操他在“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袁绍、刘表都是因为选了自己喜欢的儿子做继承人,最终导致他们的儿子之间反睦。曹操自然听明白了,大笑,然后立了曹丕为世子。所以,只要曹丕勤奋,守礼,恪守孝道,他的地位很难撼动。
而且,曹丕登基之后曾对大臣们说:“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意思就是如果曹冲没有死,他曹丕是不会登上皇位,拥有天下的。曹丕敢如此坦诚,可见,曹冲之死应该跟他没有太大的关系。否则,曹丕应该是三缄其口,避嫌才对。
因此,曹冲之死,虽然被曹丕害死的可能性有,但是,可能性并不大。
而实际上,曹冲应该就是如《三国志》中所记载的一样,“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曹冲应该就是病死的。
很可能,曹冲跟随曹操征战荆州,与孙刘联军战于赤壁时染病。然后,被送回许都,医治无效而亡。曹操在曹冲死后还曾叹息:“吾悔杀华佗,令此兒强死也。”可见,曹冲应该并非中毒之类的完全不可救治,如果华佗还在世,应该还是有救的。
曹冲之死,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妒英才吧,这才让他如同夜空中一颗闪亮的流星一般,虽然绚烂,却转瞬即逝。
[热门综合]编辑:凹凸曼2025-08-10
不得不感叹如今的高科技,实现了很多人们原本想象不到或者是根本不能完成的事情。大家对于《速度与激情》系列影片。一定都非常的熟悉,震撼的场面一直是欧美大片的宗旨。加上很多完美的特效,所以才…… 查看全文>>
[热门综合]编辑:喵猫2025-08-10
任达华老婆陈琦琦是超模,不少人好奇陈琦琦多高哪里人,陈琦琦还替他生下了一个宝贝女儿。任达华一共几任老婆,前妻是谁,二人又为何离婚呢? 任达华的家庭背景还是蛮厉害的,他的父亲和哥哥都…… 查看全文>>
[热门综合]编辑:喵猫2025-08-10
青铜门后的终极西王母存在着诸多的秘密。《盗墓笔记》中三叔还是留了一手给观者们,因此大家对于青铜门后的故事也非常关心。一部分的人表示青铜门后终极和重生抑或是阴间相关联;但绝大多数的人则表…… 查看全文>>
[热门综合]编辑:豆豆2025-08-10
毕雯珺承认恋情?绯闻恋情?毕雯珺齐绍敏是什么关系?自从红起来之后,毕雯珺女朋友是齐绍敏的绯闻被扒了出来,但是这位齐绍敏究竟是谁呢?其实,网上并没有找到齐绍敏这个人,所以很有可能,毕雯珺…… 查看全文>>
[热门综合]编辑:甜甜2025-08-10
人彘是古代一种非常残忍的处刑方式,有些朋友还不知道人彘是什么样子图片,其实就是将人变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是古代非常严峻的一种刑罚,曾经心狠手辣的吕后对戚夫人用过这种刑罚,将戚夫人变成了…… 查看全文>>